33歲小伙「親手打造136.1坪江景房」邀請父母同住「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空間」相處和諧輕鬆
2016年,重慶小伙劉碩從北京回到老家,
把荒廢許久90年代的老別墅,
改造成一個宜居的新家,
並主動邀請父母、奶奶同住,
還把工作室搬來家裡,
儘可能多地陪伴家人。
新家450平米,4層樓,
從設計到布置,劉碩全部親力親為,
把年輕人的審美覆蓋到所有細節上:
為父母打造獨立卧室,
鼓勵爸媽分床睡;
為喜歡種植物的父親,
打造上下2層的溫室;
給母親做了能看到長江的瑜伽空間……
Advertisements
以前沉迷「歐式豪宅風」的媽媽,
也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審美品味,
主動穿起了黑白灰。
劉碩說:「大部分年輕人不願意跟父母住,
我和父母更像三個獨立的個體,
Advertisements
給對方足夠的自由,從容相處。」
撰文 瀟鉞
重慶小哥劉碩,從幼兒園開始就跟爺爺奶奶一起住,初中跟父母相處過幾年後,17歲去了英國留學,學習建築專業,每年只有暑假的幾個月能回來跟父母相處。
留學回來之後,劉碩發現繁忙的父母雙雙退休,於是想著不如利用自己所學,造一棟可以一家人一起住的房子,多陪伴父母。
Advertisements
改造前VS改造後
這裡就是玫瑰山莊,90年代末,劉碩和家人在這裡住了7年,之後就搬到另外的地方去居住了,老房子就這麼一直空關著。
Advertisements
卧室改造前VS改造後
廚房改造前VS改造後
玫瑰山莊離長江的直線距離只有200米左右,視野寬闊,能夠俯瞰長江大橋和對面整個渝中半島。小區雖然已經相當老舊,綠植野蠻生長,但劉碩家水刷石的灰色牆面,在一群破敗的房子中格外顯眼。三年前,劉碩決定自己動手,親手改造這個家。
Advertisements
以前吃完飯每個人都逃回卧室,
現在我們在客廳喝茶、聊天
改造後的房子一共4層,面積一共450平米(約136.1坪)。一樓和負一樓是公共空間,二樓分別是父母的兩個卧室,頂樓是劉碩的工作室和自己的卧室。
從狹窄的玄關走進房子內部,視野逐漸開闊,穿過60平米的開敞空間後就能看見一整排落地窗,不自覺地往前走,站在窗邊,可以望到窗外的長江大橋、菜園壩大橋。
Advertisements
負一樓的廚房跟餐廳全部挪到了靠江的這一面,在公共空間的任何角度都可以欣賞到江景。
從一樓到負一樓,整個公共空間沒有做一道隔牆,從客廳向下望就可以看到廚房一角。劉碩喜歡這種在家裡一眼就能看到家人的感覺:「大家在各個角落裡互不打擾,做著自己的事,也是一種無聲的陪伴。」
Advertisements
原來的老房子陰暗潮濕,每個房間都是封閉狀態。重慶夏天室內溫度可以達到50多度左右,即使空調開著了也沒辦法降溫。因此,劉碩把磚混結構改成了梁、柱承重的框架結構。
「以前回到家,每個人吃完飯都逃回自己的卧室,沒有人願意待在公共空間。現在我們全家都很喜歡在這裡聊天、喝茶,環境更好就意味著能吸引大家到這裡交流。」
劉碩和媽媽
兒子幫父母達成」分床睡「的心愿
改造的時候,劉碩的母親叮囑二樓一定要有兩個卧室。父親睡覺有打呼的習慣,影響母親的睡眠質量,劉碩專門做了一間小卧室,父親回來晚了,或者休息不好的時候,兩個人就分開睡。
父親的卧室
母親的卧室,劉碩專門做了一個直飲水源和獨立水槽。早上母親可以自己在房間里煮茶、泡咖啡、吃一點簡單的早餐,省去了下樓的麻煩。因為卧室比起客廳更私密一點,她也會邀請一兩個特別好的朋友,帶到卧室里聊天、喝下午茶。
母親的卧室
主卧的內部給母親做了20平米的衣帽間,裡面擺滿了她的衣服、包包、配飾……她在裡面可以盡情打扮自己。
劉碩的父親特別喜歡養植物,已經用心鑽研了6、7年,房子的西北側做了一個兩層樓的溫室,裡面放了大大小小二十多種植物,既解決了樓與樓間距過近的問題,又能滿足父親的興趣愛好。天氣比較晴朗的時候,溫室里植物的影子還可以投射到整個公共空間里。